2022年3月,AMD发布了代号为“米兰-X”(Milan-X)的EPYC 7003X系列处理器。基于原Milan EPYC 7003系列,加入3D V-Cache缓存,成为全球首款采用3D芯片堆叠的数据中心CPU。
EPYC 7003X系列每个CCD上堆叠了64MB 3D缓存,八个CCD为512MB,加上原生的256MB三级缓存,总计768MB。
更重要的是,3D缓存和三级缓存具有相同的访问带宽和延迟,可以看作一个整体,相当于瞬间将三级缓存扩大了三倍,由此带来的性能提升堪称恐怖。
现在,基于新一代的Genoa EPYC 9004系列,AMD也跟风发布了Genoa-X EPYC 9084X系列,缓存尺寸更加狂暴。
让我们看看它有多暴力。
首先,Genoa-X系列上使用的3D V-Cache技术在原理和实现上与上一代Milan-X系列相同,桌面上的Ryzen 7 5800X3D和Ryzen 7000X3D 完全一样。
3D缓存部分采用7nm制程。因为它不需要逻辑电路、控制单元等,只需要简单地堆砌SRAM阵列单元,所以容量可以做得更大。目前是64MB,是原来的三级缓存的两倍。
3D缓存部分“倒扣”在5nm制程的CCD上,通过混合键合结合成一个整体,通过TSV硅穿孔提供信号和电源传输通道。
MD也是目前唯一一家批量出货混合键合封装产品的公司。
由于3D缓存面积较小,所以还设计了一个结构性的Die来覆盖CCD和IOD,保证整体高度的一致性,方便封装和散热。
Genoa-X系列和Genoa系列一样,拥有最大96个Zen4核心和384MB原生L3缓存,分为12个CCD,也就是每个CCD自带32MB L3缓存。
不同的是,Genoa-X在每个CCD上堆叠了一个额外的64MB 3D缓存,12个CCD就是768MB。如此一来,总的三级缓存达到了惊人的1152MB,这也是处理器缓存历史上首次突破1GB。
如果加上6MB一级缓存(每核64KB)和96MB二级缓存(每核1MB),Genoa-X的总缓存为1254MB!
共有三种型号:
霄龙 9684X:
96核192线程,频率2.55-3.7GHz,三级缓存1152MB(384MB+768MB),默认TDP 400W,可调范围320-400W。
霄龙 9384X:
32核64线程,频率3.1-3.9GHz,三级缓存768MB,默认TDP 320W,可调范围320-400W。
霄龙 9184X:
16核32线程,频率3.55-4.2GHz,三级缓存768MB,TDP同上。
后两款均开启8颗CCD,三级缓存包括256MB原生和512MB 3D堆叠。
另外,相较于无3D缓存的EPYC 9004系列,缓存大幅提升的同时,频率也不得不做出妥协,但主要是基频有所降低,最高加速频率变化不大。
性能方面,海量缓存带来的优势可以说是断崖式的,但是AMD并没有和当初的Genoa 9004系列比,而是拿了竞品来欺负,60核的旗舰Xeon Platinum 8490H完全没法玩,各种性能测试相差两三倍。
得益于超多核和超大缓存的结合,Genoa-X系列实现了超高的计算密度,多处理器互联效率非常高,几乎呈线性提升。
按照官方的说法,Genoa-X只需要8个节点就可以达到传统14个节点的性能水平。
戴尔、惠普(HPE)、联想、超微等都将推出基于Genoa-X的产品。
文章出处:快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