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 > 新闻头条 > 上厕所途中千万不要冲厕所

上厕所途中千万不要冲厕所

来源:458网址导航06-05

        最近,微博上的话题#不要在去厕所的路上冲厕所。

蹲厕途中 千万不要冲厕所!千万不要

蹲厕途中 千万不要冲厕所!千万不要

        网友们忍不住看了看这个话题,同时又觉得“太好吃了”。

        许多人喜欢在厕所中间冲水,原因很简单:让它不那么臭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,本专题分析了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做法。

        主要原因是,当花露水旋转时,水滴会飞溅起来,包括向上的含有细菌的气体。 如果不小心溅到下半身,还可能引起尿路感染。

        网友们给出了一堆评论,原因也多种多样:

        不能等太臭;

        大便时间长了,不冲就受不了;

        量大怕堵厕所;

        习惯了。 不止一次

        …

蹲厕途中 千万不要冲厕所!千万不要

        那么,如何科学地冲厕所呢? 大便有臭味是正常的吗? 如果你不能自由排便怎么办? 捏住鼻子,继续往下读

        01、开盖冲马桶真的会“粪菌飞溅”吗?

        先回答:是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当你冲厕所的时候,你可以用一个更熟悉的词来形容这种气溶胶。

        专家说,当你冲厕所时,周围的空气会被冲水释放的微小液滴淹没,这些液滴被称为气溶胶羽状物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是因为马桶冲水时会产生强烈的上升气流。 实验表明,这些气溶胶颗粒可以以每秒2米的初始速度在空气中快速喷射,在8秒内到达厕所上方1.5米的高度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在空气中传播的高能粒子大多上下移动,但它们的运动是不可预测的,它们甚至可以在空气中悬浮数小时,污染浴室的墙壁和其他物体。

        另一项研究表明,在没有盖子的厕所环境中检测到的细菌浓度是没有盖子时的12倍。

        因此,上厕所时最容易接触到病毒和细菌的不是坐着或蹲着,而是冲水的时候。 说到冲马桶,大多数专家建议不要关上马桶盖。 不仅要确保喷雾不会溢出厕所,还要避免与可能含有细菌的旋风接触。

        02、“蹲坑”冲水比坐马桶冲水干净? 事实恰恰相反

        有些人认为蹲着比坐在马桶上看起来更不感人,感觉更干净,但事实恰恰相反。

        蹲便便通常采用直接冲洗,产生的旋风高度甚至和人一样高,飞溅的水滴范围更广,细菌数量也比厕所多得多。

        坐便器一般采用虹吸冲水,溅水的条件相对要好得多,但虹吸下排水管也会产生旋风,所以一些细菌可能还是会溅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我们做了一个实验来比较。 研究人员将荧光素钠添加到冲洗厕所的水中,并调整放置在坐式和蹲式厕所上方的玻璃板的高度,以了解冲洗时旋风的高度。

        通过观察玻璃面板上的荧光素钠,我们可以判断马桶是否在溅水。 结果如下:

蹲厕途中 千万不要冲厕所!千万不要

        所以总的来说,坐着比蹲着更干净,尽管冲水会喷出粪便颗粒和细菌。

        医生还提醒,高血压、冠心病、脑出血等患者应尽量避免蹲便。

        即使外出时,也最好带一个便携式马桶凳,可以把蹲式马桶改成简易的马桶盖,以减少因蹲式造成的上半身血压突然升高。

        另外,使用蹲凳、膝关节长期负重,也会诱发或加重膝关节损伤。 孕妇、老年人和肌肉力量大、关节损伤的人,建议选择大便。

        03、大便太臭是肠道毛病吗?

        你的肠道含有超过100万亿个细菌,其中一些通过你的粪便排出体外,粪便通常是四分之三的水和四分之一的固体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固体中约30%是“死粪场”的肠道微生物群,30%是未消化的食物与消化液和脱落上皮细胞混合而成的物质,10%~20%是无机物,2%~3%是蛋白质。

        肠道中的微生物群有助于消化食物,防止病原体进入。

        在食物发酵的作用下,产生二氧化碳、氧气、甲烷、硫化氢、硫醇等气体,这些气体相互融合,形成有风味的肠道气体。 此外,它还可以产生代谢产物,如coprostin和吲哚。 在它的影响下,粪便有了“独特的味道”。

        通常情况下,粪便气味随饮食类型的不同而变化,其强度取决于腐败细菌的活性和动物蛋白的含量。 素食者轻,肉食者重。

        另外,大便的气味也能反映肠道菌群的状况,如果气味较淡,一般说明有益菌占优势。 此外,老年人的粪便大多有臭味。 这是因为老年人的消化系统较差,他们所吃的蛋白质很难被完全消化吸收。 在大肠中,它们被有害细菌腐蚀,产生大量氨物质。 而如果肠道内的有害细菌大量繁殖,分解蛋白质和脂肪,就会形成大量有臭味的物质,导致大便异味较重。

        有趣的是,由于缺乏某些消化性蛋白酶,或者过量摄入某些食物,胃肠道的加工可能无法完全洗去食物本身的气味,所以食物残渣可能仍然保留着气味。 例如,如果你吃了太多的榴莲或大蒜,你可能会排出榴莲或大蒜味的大便。

        很多小伙伴都会因为大便的臭味难以“享受”而中途冲厕所,其实正常的大便本身也会有一点异味,但通常并不重,即使有时异味重,一般在短时间内也会消退。 而如果大便出现异常气味,甚至恶臭,则可能提示肠胃疾病。

        例如,鱼腥味便可能表明阿米巴肠炎;

        大便酸臭可出现脂肪酸分解或糖异常发酵疾病;

        大便发臭可能提示慢性肠炎、严重痢疾、消化道大出血、慢性胰腺炎或胰腺癌、大肠癌等胰腺疾病。

        粪便气味可能是消化道健康的“晴雨表”,但需要注意的是,根据粪便中气味的存在与否,它与肠道健康并没有直接关系。 即使是专业人员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、大便颜色或特征等参数、大便检查、结肠镜检查等影像学结果,才能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。

        04、怎样才能让大便顺畅些?

        还有很多小伙伴因为排便不畅,时间长,所以习惯了中途冲厕所。 那么,怎样才能防止这些“肠子”出问题,自由排便呢?

        医生表示,除了及时治疗胃肠道疾病和维护肠道健康外,健康的生活、饮食和运动习惯也是必要的,这有助于保证频繁排便,预防便秘,改善肠道菌群紊乱。 以下是一些建议:

        1. 首先要说的是:不要在浴室里玩手机

        如厕时玩手机容易分散注意力,大脑中枢对排便传导神经的指令受到干扰,这样就容易忽略“排便”,导致“排便”延长,久而久之就会人为造成便秘。

        健康的排便习惯应该是无论蹲坐大便,每次在5 ~ 10分钟内解决,排便时间长了,痔疮、直肠粘膜松弛等隐患就会找上门来,所以不要把手机或书带进卫生间,尽快上厕所。

        2. 正确排便姿势:保持大腿半弯曲

        一般来说,下蹲时,肛门周围的肌肉放松,腹部压力增大,有助于排便顺畅。 当人们坐在凳子上时,会不由自主地用力屏住呼吸,尤其是便秘患者。 长时间劳累会增加患痔疮的风险。

        因此,只有坐便时,如厕的高度保持大腿半屈状态为宜,或者可以选择脚下踩一个小板凳,上身向前倾,这样就可以模拟蹲便的姿势,有效解决坐便时腹部压力大的问题,而且此时直肠肛管角度更有利于大便排出,加快排便。

        3、排便最佳时间:早晨或饭后两小时

        对于排便不良的人来说,时间也很重要。 早晨的起身反射有利于促进大肠的运动,产生排便。 起床后或早餐后20分钟上厕所是最好的时间。

        另一方面,进食容易诱发排便反射,有利于排便成功。 因此,也建议尽量在饭后2小时内排便。

        重要的是要提醒你,当你排便时,你应该去厕所。 不要习惯性地把大便憋在肚子里,大便通常会回到结肠,变干变硬,从而引起便秘。

        4. 喝足够的水,吃均衡的饮食,保持均衡的饮食

        充足的饮水量:正常男性和女性每日饮水量分别为1700ml和1500ml。 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防止大便干燥。

        运动:中等强度(150分钟)的运动,如慢跑、快走和骑自行车,每周至少5天。

        均衡饮食:控糖限酒,少油少盐,不要暴饮暴食,多吃膳食纤维,包括土豆(200g/天~ 300g/天)、新鲜蔬菜(300g/天)和水果(200g/天~ 350g/天)。 最好每周吃鱼300克~ 500克,鸡蛋和禽肉300克~ 500克。
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