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社会人们普遍忙碌,工作压力大,导致很多人晚上睡觉前都习惯拿起手机玩一会。这样的习惯看似无伤大雅,但实际上对眼睛和身心健康都会造成不良影响。
首先,关灯看手机对眼睛非常不利。眼睛在黑暗的环境下会变得更为敏感,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不仅容易导致眼睛疲劳,还会损害分泌泪液的细胞,使眼睛干涩、疼痛。严重的话还可能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等眼部疾病。眼科医生建议,睡前可以适当放松眼睛,避免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。
其次,睡前玩手机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。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干扰褪黑素的分泌,影响身体的生物钟,使人难以入睡。而且,刷手机容易让人兴奋,过度兴奋的状态下,人们很难迅速进入睡眠状态。美国一家睡眠评估平台的数据显示,玩手机后的平均入睡时间需要1小时。
报复性睡眠拖延症是一种影响睡眠质量的行为,它表明一个人对于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性非常差。当人们感到压力和焦虑时,他们可能会选择拖延睡眠,去做一些不重要的事情来逃避现实。这种行为不仅会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,还会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。
最近的研究发现,感光视神经细胞受到蓝光刺激后,会让身体持续兴奋,时间大于1小时,导致生物钟紊乱。这意味着,睡前过度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,会给人的生物钟带来负面影响,导致入睡困难、入睡时间延迟以及睡眠质量下降等问题。
手机等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会刺激视神经细胞,使大脑产生兴奋反应,阻碍褪黑素的分泌,从而影响入睡。此外,不断接收信息和信息的刺激也会使人的大脑保持兴奋状态,难以进入放松和入睡的状态。因此,建议在睡前至少一个小时停止使用电子设备,给大脑充分放松的时间,有助于提高入睡质量。
除了控制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外,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可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。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,如规律作息时间、保持舒适的睡眠环境、避免饮食刺激等,都是促进健康睡眠的重要因素。同时,学会有效的应对压力和焦虑,避免将负面情绪转化为影响睡眠的行为,也是重要的保持良好睡眠的方法。
所以,为了保护眼睛和身心健康,睡前不建议玩手机。可以选择阅读一些轻松的书籍,听听舒缓的音乐,进行一些放松的伸展运动等,帮助自己放松身心,更好地进入睡眠状态。同时,也建议大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,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,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康愉快的生活。